产业链视角下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对4省牧区牧户的问卷调查
葛鹏飞, 吕萍, 杨洵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通讯作者:吕萍(1964-),女,陕西大荔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农林管理。E-mail:[email protected]

第一作者:葛鹏飞(1989-),男,安徽蒙城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

加快草原畜牧产业链建设是牧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牧民合作社则是草原畜牧产业链中具有承上启下和协调作用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研究对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大草原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牧民自身因素、生产因素和主观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文化程度、经营成本和对牧民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对牧户参与牧民合作社行为的影响最大;在所有的测量指标中除成本影响外均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关键词: 牧户; 合作社经济组织;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S81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5)12-2146-09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383
Herdsmen’s decision to enter cooperatives economy organization in the view of industrial chain——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herdsmen in four provinces
GE Peng-fei, LYU Ping, YANG X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YU Ping E-mail:[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chai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herdsmen’s income. Herdsmen cooperatives that have a connecting and coordinating role is the key link in the chain of grassland livestock industry. This study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in pastoral areas of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Qinghai, and Gansu, and analyzed herdsmen’s decision to enter cooperatives economy organiz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y establish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rdsmen’s own factors, production factors and subjective factors influenced each other, and herdsmen’s education level, the management cost and their cognition to the cooperative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to the behavior of their participation to cooperatives. Statis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l parameters except cost’s impact in this stud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 P<0.05).

Keyword: herdsman;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当前, 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供给、生产、加工及销售等主要环节基本呈现出“ U” 型结构, 牧户正处于价值最低端的生产养殖环节, 而其他环节根本不受牧户所控制, 牧民与上下游各环节之间没有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随着我国草原牧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牧区市场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这种模式严重制约了牧民增收和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使草原牧区的牧民尽快致富, 唯一途径就是让牧户加入并大力发展牧民合作社。牧民合作社是牧民利益的主体, 只有让牧户加入牧民合作社, 牧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尽可能使牧户获得最大的价值附加值, 从而形成一个“ 直线” 型产业链, 打破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各个主体不均衡的状态。牧民只有加入合作社, 才能增强其议价能力和谈判空间, 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 减少传统生产方式各环节对于牧户的剥削与冲击, 也才能使牧民享受到的规模养殖效应的益处。

国外专家和学者对于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Helmberger和Hoos[1]研究表明, 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限制农牧民的数量以达到激励的效果。Sexton[2]通过博弈论模型对于单一农牧户参与合作社经济组织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Andrea等[3]的研究表明, 人的情感等非经济因素对于农牧户参与合作社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Sexton和Iskow[4]认为农牧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 从而造成合作社没有稳定货源供给。Karli等[5]以土耳其农牧户为研究对象, 对农牧户参与合作社经济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新技术应用情况以及信息的获取情况对农牧户参与合作社具有显著影响。Hakelius[6]研究发现, 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经营主体, 参与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和价值取向使得社员更倾向于相信合作社。Bourgon和Chambers[7]研究表明,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存在, 社员可以通过不同的定价机制影响合作社。

国内专家和学者对于牧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方面的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赵雪雁[8]以甘南高寒牧区为研究对象, 运用Logistic模型对牧民的参与意愿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牧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专业化程度、商品化程度等因素对牧户参与意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王玉新等[9]研究表明, 专业化程度、畜牧良种状况以及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对生态畜牧业视角下牧户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高利芳[10]以内蒙古鄂温克旗等4个地区牧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 对牧户合作社参与草原生态保护进行了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 牧民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对草原利用、合作社对草原生态的投入对草原生态保护具有显著影响。杨伊侬[11]根据对内蒙古牧区170户牧户的问卷调查, 对牧民参与合作社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产品销售渠道、牧户对资金借贷的需求对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有显著影响。姜冬梅等[12]研究表明, 家庭总收入、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产品销售、财务问题和合作社牧户的认知程度对牧户参与合作意愿有显著影响。张少春等[13]以锡林郭勒盟为调查对象,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社会地位、家庭规模等对其参与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王杰和句芳[14]从牧户土地流转视角对农牧户参与农牧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牧草地面积、草地肥沃程度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可以看出, 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牧户参与合作社经济组织的行为已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定量研究, 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且只能说明单一因素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 而无法反映某一类因素的整体影响程度, 同时对其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也不具有整体概括性, 为此, 本研究在借鉴我国大力规范发展农业合作社经验的基础上, 以国家研究课题项目为平台, 通过对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大牧区牧户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的梳理, 从产业链的视角对牧户参与合作社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反映单一或整体因素对其参与行为的影响程度, 该计量方法不仅可以解释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且可以反映潜变量和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15], 从而使得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从而通过了解牧户参与的行为意愿和哪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行为, 对于大力发展牧区的牧民合作社、牧民增收和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良性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全部由笔者所在课题组对我国四大牧区实地调研汇总得来。2014年7-9月笔者所在课题组选取了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省(区)草原畜牧业发达的4市(州), 再从每个市(州)选取2~3个畜牧业发达的县, 然后从每个县选取多个村(乡、苏木、嘎查), 再从每个村(乡、苏木、嘎查)选取牧户进行调查, 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入户方式, 调研小组共发放牧户问卷300份, 剔除因个别关键因素缺失的调查问卷, 有效问卷共计295份。问卷有效率为98.33%。

1.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2.1 变量设定 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的视角, 将与牧户自身生活和家庭特征有关指标变量归纳为潜变量自身因素, 将与牧户进行畜牧业生产相关的指标变量归纳为潜变量生产因素, 将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后的影响及评价归纳为主观因素, 继而构成模型的3个潜变量。其中, 自身因素具体包括的指标为牧户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畜牧业人数、生活消费、牧业收入5个变量; 生产因素具体包括的指标为牧草地面积、生产规模、经营成本、直销比重4个变量; 主观因素具体包括的指标为对合作社的认可程度、收入影响、成本影响3个变量(表1)。

表1 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影响因素变量设定及注释 Table 1 Herdsmen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behavior variables set and comments

1.2.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自身因素 在样本数据中, 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可以得出, 牧户家庭人口数均值为4.83, 家庭的劳动力人口数均值为3.62, 由表1可以看出, 牧户家庭从事畜牧业人口数平均为2.06, 表明在大部分牧户家庭成员中有专门从事畜牧业以外的生产活动获得收入, 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劳动力以每户两人为主; 牧户家庭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的均值为3.78, 基本处于初中文化水平, 表明大部分牧区牧户的文化程度偏低; 在样本数据中, 纯牧户家庭181户, 占总数的61.36%, 农牧户家庭108户, 占总数的27.12%, 表明大部分牧户家庭专门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 牧业收入也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牧户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均值为2.60, 表明大部分牧户的生活消费都在30 000~40 000元, 而牧户家庭的牧业经营年收入均值为2.46, 说明大部分牧户家庭的牧业收入主要用于维持家庭生活消费等基本需求。

2)生产因素 在样本数据中, 草原牧区牧户家庭所拥有的牧草地面积均值为2.90, 表明大部分牧户都有非常充足的畜牧业生产所需的草地资源, 这就为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基本的生产前提; 经营成本均值为2.65, 表明大部分牧户家庭为进行草原畜牧业生产都需要固定性成本的投入, 从而提高牧户畜牧业成本; 生产规模均值为2.85, 表明大部分为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成本投入, 从而保证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直销比重均值为3.26, 表明直销比重在40%~50%, 大部分牧户畜产品销售主要是上门商贩的直接收购。

2 模型构建和结果分析
2.1 模型构建与假设

结构方程模型(SEM)作为现代进行量化研究的重要统计方法, 其实现了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和线性模型中的回归分析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对各种因果模型的模型辨识、估计和验证。

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和测量模型(Measured Model)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核心构成[16]。结构模型主要是用来反映潜变量间的关系, 用椭圆形或圆形加以表示(图1)。对于结构模型中变量的假设, 本研究认为影响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3个方面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共变关系, 因此, 本研究旨在通过模型的适配和拟合对相关假设进行实际的验证。测量模型主要用来反映潜变量与外显变量间的关系[7], 用长方形加以表示(图1)。对于测量模型中的测量指标的假设, 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经验认为牧业年收入、经营成本和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可程度对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需将这3个测量指标的路径系数设定为固定系数1。在前述相关理论和变量定义的基础上, 本研究设定了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假设路径模型图(图1)。

图1 假设路径模型图
注:1表示路径系数, e1-e12表示测量指标的误差项。图2同。
Fig.1 Assuming that path model diagram
Note: 1 refers to the path coefficient of the observed variables; e1-e12 refers to observed variables error terms. The same in Fig.2.

图2 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Fig.2 Herdsmen participating in the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s

简单来说, 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的公式如下:

X=∧ Xξ +δ

Y=∧ Yη +ε (1)

式(1)中, ε η δ ξ 无相关性; δ ε η ξ 无相关性。∧ X与∧ Y分别为X和Y的因子矩阵, δ 、ε 为测量误差项, ξ 和η 分别为因变量和自变量。

η =Г ξ +ξ

η =Bη +Г ξ +ξ (2)

式(2)中, Г 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结构系数矩阵, B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结构系数矩阵, ξ 为潜在变量间无法解释的部分, 即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17]

2.2 模型整体适配度和拟合检验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及拟合检验的研究有很多结论, Bogozzi和Yi[18]认为假设的概念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是否相符合, 主要来自3个方面: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和简单适配指数, 他们认为模型整体拟合及适配检验即为模型的外在质量检验, 模型内在结构拟合和适配检验即为模型的内在质量检验。此外, Hair等[19]提出模型适配和拟合验证, 需同时考虑到以上3种指标, 这样能够产生更加符合实际的结果, 从而得到与数据比较适配的模型。

本研究采用AMOS 22.0软件对模型整体的适配度和拟合度进行检验, 对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图(图1)进行全面的验证, 从而判断用于评价所设定的路径分析图与所搜集的数据是否互相适配, 根据首次模型的拟合和适配情况, 通过增加或删除路径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三次拟合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 增加了误差项e2和误差项e3、误差项e3和误差项e7以及误差项e7和误差项e11三条路径, 表明牧户家庭的劳动力规模与从事畜牧业劳动力、从事畜牧业劳动力与经营成本以及经营成本与合作经济组织对收入影响的共变关系, 经过3次拟合使得模型得到最大可能的优化, 各指标均达到允许界限范围内, 从而得出较好的模型适配度和拟合结果(表2)。

表2 模型修正后的整体拟合检验结果汇总表 Table 2 Model revised fitting test results summary table as a whole
2.3 SEM实证结果分析

2.3.1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对所构建模型三次适配和拟合, 得到的结构模型结果与实际预测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表3)。自身因素、生产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三者间两两相互影响, 因此, 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的假设路径。其中, 自身因素和主观因素的路径系数最大, 且达到显著水平(P< 0.01)。即牧户的自身条件发挥越充分, 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就越满意。自身因素与生产因素的路径系数最小, 且达到显著水平(P< 0.01), 相对而言,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误差变量e2与e3、e3与e7、e7与e11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1), 表明牧户家庭劳动力与从事畜牧业劳动力、从事畜牧业劳动力与经营成本以及经营成本与合作社对收入影响具有共变关系, 这与本研究在实际调研的情况相吻合, 因为牧户家庭劳动力基本都是来自于自身家庭, 从事畜牧业劳动力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畜牧业经营成本, 而经营成本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牧户对目前收入水平的深刻认识。从而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所构建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表3 结构模型协方差估计值及显著性检验 Table 3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 estimates and significance test

2.3.2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路径模型图(图2)及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参数结果(表4)可以看出, 成本影响(CBYX)的C.R.值小于1.96, 且显著概率P> 0.05, 未达到显著水平, 其余测量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

表4 回归系数 Table 4 Regression coefficient

根据以最大似然法估计各回归系数参数结果, 影响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自身因素中牧户的最高文化程度(WHCD)变量达到1%的显著水平, 这表明, 在模型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户文化程度越高, 其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就越强烈, 同时也间接影响牧户畜牧业的生产以及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评价。家庭劳动力数量(LDSL)指标达到5%的显著水平, 但是其回归系数仅0.343, 这表明牧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对牧户参与意愿影响不大, 但其对牧户家庭生活消费和经营成本都有一定的间接影响。畜牧业劳动力数量(XMSL)达到1%的显著水平, 对于畜牧劳动力较少的牧户一方面会采取较小的经营规模, 从而间接影响其经营成本的大小, 另一方面家庭其他劳动力从其他行业取得收入一旦远高于来自牧业收入时, 牧户不断减少畜牧劳动力的投入, 继而逐渐缩减其经营规模, 因此, 畜牧业劳动力数量也是影响其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活消费支出(SHXF)对牧户参与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从计量的结果可以看出, P值达到显著水平, 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牧户家庭生活消费越高, 为不断提高家庭生活消费水平, 牧户参与意愿就越强烈, 从而也间接影响牧户对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观评价。

2)生产因素中牧草地面积(MCMJ)达到1%的显著水平, 草地是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前提条件, 表明牧草地面积对于其参与意愿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生产因素中经营成本(JYCB)的回归系数最大, 且达到显著水平, 这表明牧户的经营成本越高其就越希望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最大可能降低成本, 其参与意愿就越高涨, 同时经营成本指标对于牧户的收入影响和成本影响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直销比重(ZXBZ)的回归系数在生产因素中是最低的, 且P达到5%的显著水平, 这表明畜产品销售方式精细化能够使牧户获得更多附加价值, 继而取得更多的收入, 因此, 其对牧户参与意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牧户通过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升其直销比重, 从而间接影响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评价。

3)主观因素中合作经济组织对收入影响(SRYX)回归系数最大, 并达到1%的显著水平, 这表明牧户判断自身加入合作社是否受益, 首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自身牧业收入较之以前是否有提高, 同时也会间接影响牧户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评价, 所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牧户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后收入的高低, 对其参与意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 讨论和结论

目前,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牧户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多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20, 21, 22], 多元回归模型单一变量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度或贡献度, 却忽略了某一类变量整体的影响度和贡献度, 而结构方程模型不仅保持多元回归模型的优势, 而且能够反映作为某一大类变量的整体影响程度或贡献率, 同时, 现有该方面的研究因选取地区和指标变量不具有整体概括性, 所以其研究结果不具有广泛适用性。本研究以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大牧区为例, 以保证研究的具有广泛代表性, 从畜牧业产业链的视角进行指标的选取, 以使得指标具有整体概括性,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自身因素、生产因素和主观因素三者两两相互影响。2)最高文化程度、经营成本和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可程度分别是自身因素、生产因素和主观因素中路径系数最大的, 即其对牧户参与行为影响最大。3)所有的测量指标除成本影响外均达到5%显著水平。自身特征主要包括牧户最高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畜牧业劳动力数量、生活消费以及牧业收入; 生产因素主要包括牧草地面积、经营成本、生产规模以及直销比重;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对合作社的认可程度以及收入影响。

根据以上对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相关研究结果,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宣传和培育牧民合作组织, 不断增强其带动能力, 继而把单一的牧户这一畜牧业经营主体纳入以市场化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 使得广大牧区牧民都能够真正认识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所带来的益处, 继而增强牧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合理流动, 最终吸引更多的牧户加入, 从而推动草原牧区经济的发展, 最终促进牧民增收。

2)不断提高牧户的文化程度, 增强其对合作社的信任。牧户家庭中从事畜牧业生产成员最高文化程度以及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可度对其参与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因此针对牧户要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牧户真正掌握和了解畜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以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从而增强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信任度, 继而吸引更多牧户加入其中。

3)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大力降低经营成本, 构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 草原畜牧业要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尽可能实现其成本最低以及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在目前条件下, 两者是矛盾共同体, 要想实现畜牧规模化必然带来经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而通过构建草原畜牧业产业链的方式, 可以在较好地解决此矛盾的同时实现牧民收入的增加[23], 通过畜牧业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密切合作, 实现彼此的利益, 最终促进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Helmberger P G, Hoos S. Cooperative enterprise and organiz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62(44): 275-290. [本文引用:1]
[2] Sexton R J.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s theory of cooperatives[J].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4, 32: 423-436. [本文引用:1]
[3] Andrea H, Brenda S, Murray F.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 cooperative theory[J].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11): 15-27. [本文引用:1]
[4] Sexton R J, Iskow J. Imperfect competition in agricultural market and the role of cooperatives: A spatial 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8, 72(3): 709-720. [本文引用:1]
[5] Karli B, Bilgic A, Celik Y. Factor affecting farmers’ decision to ente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using rand om utility model in the south eastern Anatolian region of Turke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ropic and Subtropics, 2006, 107(3): 115-127. [本文引用:1]
[6] Hakelius K. Cooperative Values-farmers ‘Cooperatives in the Minds of the Farmers’[M]. Uppsala: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6: 1-85. [本文引用:1]
[7] Bourgeon J M, Chambers R G. Producer organizations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9(3): 602-609. [本文引用:2]
[8] 赵雪雁. 甘南高寒牧区牧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及影响因素[J]. 山地学报, 2007(7): 505-512. [本文引用:1]
[9] 王玉新, 吕萍, 张艳荣. 牧户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4): 11-16. [本文引用:1]
[10] 高利芳. 内蒙古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本文引用:1]
[11] 杨伊侬. 基于Logit模型的牧民参与合作社的意愿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J]. 农业经济, 2012(8): 80-81. [本文引用:1]
[12] 姜冬梅, 杨海凤, 李雁. 鄂温克旗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29-38. [本文引用:1]
[13] 张少春, 田艳丽, 修长柏. 牧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4): 187-188. [本文引用:1]
[14] 王杰, 句芳. 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6): 74-79. [本文引用:1]
[15] 荣泰生. AMOS与研究方法[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1-10. [本文引用:1]
[16]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1-15. [本文引用:1]
[17] 易丹辉. 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47. [本文引用:1]
[18] Bagozzi R P, Yi Y.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988(16): 76-94. [本文引用:1]
[19] Hair J F Jr,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Black W C.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Fifth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1998: 200-230. [本文引用:1]
[20] 白爽, 何晨曦, 赵霞.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J]. 草业科学, 2015, 32(2): 287-293. [本文引用:1]
[21] 陶青德. 牧场整合下的牧户博弈结构分析与牧场治理反思——以法治与“公地”治理理论结合为视角[J]. 草业科学, 2015, 32(3): 470-481. [本文引用:1]
[22]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北疆牧区牧民定居后的生产经营模式 ——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J]. 草业科学, 2014, 31(12): 2348-2355. [本文引用:1]
[23] 吕萍, 王玉新. 基于产业链管理的甘南畜牧业产业链组织模式设计[J]. 甘肃农业科技, 2012(12): 21-2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