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陈蜀江(1960-),男,四川宜宾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冬季牲畜宿营地是游牧过程中牲畜和人共同休憩的场所。以提孜那甫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解译Landsat8OLI影像,提取冬季牲畜宿营地地理信息,探究山区冬牧场的优劣及牧民的生活生存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共708处,平均面积9543m2,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脊,坡度平缓,坡向向南或西,草地类型以合头草( Sympegmaregelii)荒漠与高山绢蒿( Seriphidiumrhodanthum)草原化荒漠为主;冬季牲畜宿营地积雪时长较短,融雪不易保存,距离水源水平距离和高差均较大,取水困难;冬季牲畜宿营地生活条件艰苦,冬季温度较低,燃料匮乏,距离居民点路途遥远,道路崎岖难行,大部分地区无通讯信号覆盖。
Nomadic cattle camp is the common rest area by livestock and people. Taking the Tizinafu River watershed as study area, the nomadic cattle camp area was extracted by interpreting Landsat8 OLI imag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rits of the mountain pasture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herd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708 cattle camps were maily located in ridge of high altitude, where the slope is gentle, and aspect mainly south and westward, and the grassland are Sympegmaregelii desert and alpine Seriphidiumrhodanthum stepp desert. The average area of cattle camps is 9 543 m2. The main livestock is Yecheng sheep; 2)The wintercattle camp is locat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snow period is short. The snow melt water is hard to reserve, and the distance and height difference to water source are long and big. 3)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winter cattle camp is tough, the temperature is low, fuel is shortage, and far away from residential areas, the transportation is rugged and difficult, and most area is no communication signal covered.
昆仑山北坡暖季放牧场有余、冷季放牧场严重不足, 季节放牧场极不平衡, 牲畜越冬放牧场数量和越冬条件成为当地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1]。而冬季牲畜宿营地是牲畜越冬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当地生态保护和牧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研究分析冬季牲畜宿营地环境特征对治理、防治提孜那甫河流域草原过度放牧、改善牧业生产条件、促进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提孜那甫河流域放牧场面积大、类型多, 山区地域广、地形破碎复杂, 冬季牲畜宿营地极其分散, 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值极为困难, 并且费用也相对较高。而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手段提取和分析冬季牲畜宿营地环境特征则具有时效快、费用低、细节清晰、概括性强的特点。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全新的技术和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国外学者[2, 3, 4, 5]认为冬季牲畜宿营地(Winter Cattle Camp)是游牧民族在游牧过程中牲畜和人共同休憩的场所。Hoshino等[2]比较了牲畜宿营地周围放牧场沿着放牧梯度家畜和植被的变化情况; Mertens和Promberger[3]对牲畜宿营地内大型食肉动物与家畜冲突在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Sasaki等[4, 5]研究了蒙古国家畜活动在不同距离处对牲畜宿营地产生的影响。
国内少数学者曾对牲畜宿营地进行过研究, 章祖同[6]研究时称其为营盘, 是牧民分季节放牧时更换的休憩地; 麻国庆[7]也曾将牲畜宿营地视为营盘, 营盘依地势视草地类型来设, 每处3~5户, 相距数华里(1华里为0.5 km), 一家一户以游牧为主, 很少定居。
本研究利用Landsat 8影像, 采用GIS手段, 结合实地调查, 记录冬季牲畜宿营地的位置及其范围, 对提孜那甫河流域牲畜冬季宿营地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探究昆仑山北坡山区牧场的优劣及牧民的生活生存条件, 以期为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平衡及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研究区位于昆仑山北坡提孜那甫河流域, 地理坐标77° 26'―77° 39'E, 36° 56'―37° 47'N; 地质构造属于西昆仑山东段的中央结晶体及其外缘山脉, 山体平均海拔4000~5000m(图1)。山体构造为西北和西西北两组构造方向交接, 形成南向肘状弧曲山地。由于昆仑山高耸挺拔, 对来自阿赖―克孜谷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西北气流, 以及东天山垭口涌入塔里木盆地东灌回流形成的东北风所携带剩余湿气的拦截作用强大, 尤其是研究区处于南向弧曲山地的底部, 由于气流辐合作用使得降水量增多, 是西昆仑山最湿润的一段。广泛分布荒漠和草原化荒漠, 植被由超旱生的灌木和半灌木组成。覆盖度一般在10%~25%。土壤为山地棕色荒漠土和山地棕钙土, 土层脊薄且矿化度较高。放牧家畜主要为毛肉兼用的叶城绵羊品种。
数据来源:本研究选用2013年7月Landsat8OLI分辨率为30m的多光谱影像和分辨率为15m的全色影像, 来源于美国地质勘探局(http://www.usgs.gov/); 2004-2013年空间分辨率500m的MOD10A1(Terra)和MYD10A1(Aqua)的1d积雪产品, 来源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http://nsidc.org/); 2000-2010年1km分辨率的MODLT1M温度月值数据集, 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 空间分辨率为90m的STRM数字高程数据, 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 其它数据包括道路、森林居民点数据(来源于2004年新疆森林资源第2次调查数据库)、新疆1∶ 50万草地资源图。
数据预处理:运用ENVI5.1、ERDASIMAGINE9.2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LandsatOLI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纠正等预处理, 将OLI多光谱影像与OLI全色影像分辨率融合; 参考黄晓东等[8]的积雪处理方法, 根据云移动的特点对上下午星MODIS积雪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和临近日分析, 并利用SNOWL去云算法,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SRTM-DEM)对云像素进行重新分类, 以提高研究区积雪覆盖监测精度, 处理后精度为85.5%。利用同期LandsatETM影像对其进行精度评价, 平均准确率达到83.2%, 可以用于分析研究区积雪特征[9]; 利用ENVI对MODLT1M数据进行坏值修复。
2.2.1 冬季牲畜宿营地光谱特征 在ENVI平台上, 利用已经处理过的OLI影像对草地、绿洲和冬季牲畜宿营地进行感兴趣区光谱均值重采样。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草地和冬季牲畜宿营地光谱信息, 选取各类样本50个, 验证利用OLI融合后影像提取的光谱特征精度与正确性。
分析结果表明(图2、3), 冬季牲畜宿营地总值分别比草地和绿洲高出0.602和1.259, 冬季牲畜宿营地的反射率整体高于草地、绿洲的反射率。在波段5和波段10处, 即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处, 冬季牲畜宿营地反射率比草地反射率分别高出0.0091和0.0087; 在波段6和波段9外, 草地反射率高于冬季牲畜宿营地反射率, 高出值分别为0.025和0.035; 波段7即短红外波段处, 冬季牲畜宿营地反射率明显高于绿洲反射率, 差值分别为0.0212; 而在波段9处, 绿洲反射率低于冬季牲畜宿营地反射率0.0229。
实地调查发现, 在低山区, 冬季牲畜宿营地与荒漠草地的差异明显, 但与绿洲较为相近; 而中高山区, 由于水量充沛, 湿草甸与冬季牲畜宿营地的光谱特征相似度很大, 因此光谱信息上, 冬季牲畜宿营地反射率较高, 比周围草地颜色较深; 纹理上, 冬季牲畜宿营地呈不规则的圆形。
2.2.2 最佳波段组合 多波段影像组合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扩展地物波谱的差异性和显示的动态范围。差异主要包括不同地物所表现的亮度绝对值差异, 不同波段的斜率差异、差值差异、空间频率差异、波段相关性差异以及类别差异等。
根据感兴趣区光谱信息重采样、光谱信息验证及典型光谱特征位置分析, 以Landsat8影像为基础数据, 初步确定OLI影像波段组合方式为5-9-10、5-7-10、5-4-10、4-7-10和5-4-3; 最佳波段是5-7-10波段组合(图4), 相对可以较为突出地显示冬季牲畜宿营地信息。
2.2.3 冬季牲畜宿营地遥感影像特征 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 通过目视解译, 建立冬季牲畜宿营地遥感影像基础特征(表1)。
2.2.4 冬季牲畜宿营地遥感信息挖掘 本研究使用人机交互方式, 采用区域增长方法进行冬季牲畜宿营地信息提取。
区域增长是把图像分割成若干小区域, 比较相邻小区域特征的相似性, 若它们足够相似, 则作为同一区域合并, 以此方式将特征相似的小区域不断合并, 直到不能合并为止, 最后形成特征不同的各区域, 也称为区域扩张法[10]。增长方式, 区域增长根据所用的邻域方式和相似性准则不同, 产生各种不同的区域扩张法。主要有单一型(像素与像素)、质心型(像素与区域)和混合型(区域与区域)3种区域扩张法。
具体采用质心型增长模式提取冬季牲畜宿营地。在ERDSA平台上, 根据影像特征以查询光标为增长中心进行区域增长, 自动产生AOI区域。增长方式为邻域增长, 对种子的面积、距离进行地理约束, 设定适当的欧氏距离, 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提取冬季牲畜宿营地。随后依据提取出的冬季牲畜宿营地栅格信息生成矢量数据, 最后将其叠置于DEM、积雪产品、温度产品等之上进行环境特征分析并提取相应信息。
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11], 在发展畜牧业的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12], 草地是涉及到地形、气候、植被、牲畜等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13]。
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分布海拔高度在2100~3000m, 其中海拔2100~2600m处草地类型为土质山地温性荒漠, 主要是合头草(Sympegmaregelii)荒漠, 植被以合头草、驼绒藜(Ceratoideslatens)、圆叶盐爪爪(Kalidiumschrenkianum)为主, 伴生有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高山绢蒿(Seriphidiumrhodanthum)、木本猪毛菜(Salsolaarbuscula)、纤杆蒿(Artemisiademissa)等, 草层高度20~30cm, 覆盖度15%~30%, 土壤为黄土覆盖的荒漠棕钙土, 有机质厚度6~8cm, 含量为3~10g· kg-1, 刈割称重法测得鲜草产量低于525kg· hm-2, 为冬季放牧场, 草地等级为8级。
海拔2600~2800m处草地类型为土质山地温性草原化荒漠, 植被以高山绢蒿和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为主, 伴生有西北针茅(S.krylovii)、黄芪(Astragalussp.)、猪毛菜等, 草层高度10~15cm, 覆盖度20%~30%, 土壤为棕钙土, 有机质含量15~30g· kg-1, 厚度8~10cm, 鲜草产量825~2450kg· hm-2, 为冬春季放牧场; 草地等级为7~8级。
海拔2800~3000m处草地类型为土质山地温性荒漠草原, 植被以昆仑针茅(S.roborowskyi)、高山绢蒿为主, 伴有短花针茅、沙生针茅(S.glareosa)、赖草(Leymussecalinus)、昆仑早熟禾(Poalitwinowiana)和驼绒藜等, 草层高度15~30cm, 覆盖度15%~45%, 土壤为棕钙土, 有机质含量50~80g· kg-1, 厚度10~15cm, 鲜草产量750~1050kg· hm-2, 为冬季放牧场, 草地等级为7~8级。
研究区现有牲畜(标准绵羊单位)110万只, 可利用草地面积54万hm2, 年理论载畜量为47万只, 冬春场34万hm2, 理论载畜量32万只[14]。因此暖季放牧场有余、冷季放牧场不足, 季节放牧场极不平衡。冬季过度放牧使得草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草原生态系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15]。
冬季牲畜宿营地的面积和数量是反映载畜量和过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研究对其进行信息提取, 结果表明, 研究区共有冬季牲畜宿营地708处, 总面积6756893m2, 平均面积9543m2, 最小面积36m2, 最大面积41874m2; 59%的冬季牲畜宿营地面积大于5000m2, 只有6%的冬季牲畜宿营地面积小于1000m2; 宿营地东西平均长123m, 南北平均长127m, 形状呈椭圆形或近椭圆形, 整体上由西北至东南倾斜分布。
3.2.1 高度分析 在ERDAS9.2软件中, 使用冬季牲畜宿营地矢量数据叠置DEM进行高程分析。发现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总体分布在海拔2100~3000m, 结合植被、土壤特征及草地类型, 将其划分为2100~2600m、2600~2800m和2800~3000m共3个高度带, 统计结果(表2)表明, 冬季牲畜宿营地数量由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增加, 其中2100~2600m之间, 有65处, 占9.18%; 2600~2800m之间, 有171处, 占24.15%; 2800~3000m之间有472处, 占66.67%。
3.2.2 坡度坡向分析 坡度的缓急会形成小气候的变化, 从而影响冬季牲畜宿营地的分布。将坡度等级划分为平坡(0° ~5° )、缓坡(6° ~15° )、斜坡(16° ~25° )、陡坡(26° ~35° )、急坡(36° ~45° )和险坡(45° 以上)6个坡度级, 使用DEM生成坡度图并叠置冬季牲畜宿营地矢量进行分析。结果(表2)表明, 冬季牲畜宿营地总体分布在0° ~35° 坡度范围内, 集中分布于平坡至斜坡之间, 其中, 平坡124处, 占20%; 缓坡355处, 占58%; 斜坡104处, 占17%; 陡坡以上分布25处, 仅占4%。较大坡度致使地形陡峻, 不利于驻牧, 易发生事故, 因而冬季牲畜宿营地分布以缓坡为主。冬季牲畜宿营地周边地区虽然坡度较大, 但是考虑牧民生活设施建设的需要, 只能选择平缓地形建立宿营地。
不同坡向会有不同的光照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本研究将坡向分为北坡(315° ~45° )、东坡(45° ~135° )、南坡(135° ~225° )和西坡(225° ~315° )4个坡向, 其中北坡和东坡为阴坡, 南坡和西坡为阳坡, 使用DEM生成坡向图并叠置冬季牲畜宿营地矢量进行分析。根据坡向显示(表2), 南坡和西坡各分布有264和326处宿营地, 各占总数的37.29%和46.05%。在南坡和西坡, 冬季光照条件较好, 温度较高, 草地植被发育好, 冰雪融水足, 适宜越冬驻牧。昆仑山北坡虽然整体坡向为阴坡, 但绝大多数牧民依然选择阳坡和半阳坡作为冬季牲畜宿营地, 只有少数牧民因条件限制无奈选择阴坡驻牧。
3.2.3 地貌分析 通过对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发现冬季牲畜宿营地大多数分布在山脊上, 距水源较远。利用ARCGIS软件提取山脊信息和水源信息, 并利用OLI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修正。分析得出(表2), 绝大多数宿营地距山脊水平距离小于500m, 平均距离为433m, 宿营地随着距山脊线距离增加而减少, 其中, 小于200m范围内分布有宿营地385处, 占54%; 200~500m之间有124处, 占18%; 500~1000m之间有93处, 占13%; 大于1000m范围内有106处, 占15%。由此可见, 冬季牲畜宿营地大多位于山脊或山梁处, 少量位于山坡, 原因是山脊顶部地形较为平缓。实地考察发现, 位于山坡上的宿营地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故宿营地随着数量的增加有向山坡发展的趋势。
海拔差异会导致温度和积雪的不同, 进而引起不同高度上冬季牲畜宿营地分布的差异。本研究利用ENVI软件分别对2100~2600m、2600~2800m和2800~3000m3个高度带的气温和积雪进行统计。
3.3.1 积雪分析 对2000-2013年降雪天数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图5), 2000-2013年之间, 在保证率(要素大于某一数值的可靠程度)75%的条件下, 2100~2600m海拔上每年至少有18d积雪, 积雪日自12月25日至翌年1月12日; 2600~2800m海拔上每年至少有23d积雪, 积雪日自12月23日至翌年1月15日; 2800~3000m海拔上每年至少有28d积雪, 积雪日自12月21日至翌年1月18日。而据现地调查从12月上旬至翌年3月局部阴坡地带也有积雪呈斑块状分布。
积雪分布总的规律是, 海拔越高则积雪天数越长。2100~2600m高度带草地由于降雪少, 积雪日期短, 加之春季平均温度相对较高致使积雪融化快, 不易保存, 因此冬季牲畜宿营地数少且分布集中; 2600~3000m高度带草地由于降雪持续时间长, 积雪日期相对较长, 水分足, 因此冬季牲畜宿营地数量多且分布广泛。
研究区地表积雪为季节性积雪, 在放牧季节内, 不能满足人畜饮水的正常需要, 积雪时间短, 降雪少, 不易保存, 导致缺水严重, 很多时候人畜必须寻找另外的水源, 或在放牧过程中由高向低逐雪不停地迁徙, 这是放牧场利用上的最大困难。
3.3.2 气温分析 由于冬季牲畜宿营地主要在冬春季驻牧, 故本研究仅对2000―2010年年平均温度、冬春季(12、1、2、3、4和5月)平均温度和最冷月平均温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表3), 在保证率75%(11年中至少有9年时间会达到相应目标值)条件下, 2100~2600m高度带年平均温度最高为6.1℃, 冬春季平均温度最高为-10.6℃, 最冷月平均温度最高为-12.7℃; 2600~2800m高度带年平均温度最高为3.7℃, 冬春季平均温度最高为-11.2℃, 最冷月平均温度最高为-14.5℃; 2800~3000m高度带年平均温度最高为2.5℃, 冬春季平均温度最高为-13.1℃, 最冷月平均温度温度最高为-15.2℃。
气温分布的规律是越高越冷, 缺少明显的冬季逆温层, 极端最低温可达-22.7℃, 因此冬季牲畜宿营地气温条件极其严酷。
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冬季牲畜宿营地水源、交通和生活条件。
3.4.1 水源 牲畜没有水就不能生存, 饮水不合理, 将严重影响营养物质在畜体内的转化效率, 在不合理的饮水条件下, 将使畜产品收入减少一半[16]。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 山地草地成为研究区水分的主要涵养地[17]。研究区河流分布稀疏, 河道在山地中的主要流程通过东北-西南走向的纵向谷地, 河网密度为0.15km· km-2, 横向河段为悬崖峭壁, 坡度一般60° ~70° , 谷壁经常崩塌阻塞谷底。统计分析发现(表4), 冬季牲畜宿营地距水源水平距离集中在1000~3000m之间, 在此范围内宿营地数量随距离增加而增加, 平均距离为1818.12m, 其中在小于1000m范围内, 分布有冬季牲畜宿营地104处, 仅占15%, 而在1000~2000和2000~3000m两段范围内分别分布322处和226处, 各占45%和32%。
冬季牲畜宿营地距水源高差大多数在300~500m之间, 随高差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其中距水源高差300~400m之间的宿营地有164处, 占23%; 在400~500m之间的有139处, 占20%, 500m以上的有217处, 占30.65%。
总体来看, 多数冬季牲畜宿营地距水源虽然水平距离不超过3000m, 但高差大, 且被悬崖陡坡所阻隔, 人畜难以通往, 牧民和牲畜饮水困难, 牲畜往往只能2~3d饮水一次, 积雪季节则主要依靠积雪获取水源。
3.4.2 交通分析 冬季牲畜宿营地距居民点的平均水平距离(表4)为28400m, 最近距离为5328m, 最远距离为51622m。冬季牲畜宿营地与居民点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简易牧道, 极为不便。
冬季牲畜宿营地距道路水平距离大多数在1000m左右, 平均距离为1127m。道路较为弯曲复杂, 弯曲程度用道路实际长度/道路直线长度表示, 比值越大, 道路越曲折, 比值越小, 道路越简单。经统计, 研究区内共有道路108条, 平均长度6330m, 最小长度215m, 最大长度22447m; 平均弯曲度为1.174, 弯曲度最小的是1, 最大的是2.845, 弯曲度小于1.02的仅有11处, 大部分道路极为弯曲复杂; 道路平均坡度6.7° , 最大坡度为29.8° , 最小坡度为0.12° , 总体坡度均较大, 只能供人畜通行, 机动车则仅能供摩托车能使用。
目前, 当地牧民逐渐由半定居, 兼营农业, 转入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兼营畜牧业。冬春季节到来, 绿洲里的牧民进山放牧, 道路崎岖难行限制了进山的速度, 加大了在高山上放牧和饮水的难度, 距离居民点遥远, 给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运送带来了困难。
3.4.3 通讯分析 结合实地考察, 获取通信塔的位置, 高度在25~45m之间, 在此采用平均高度30m。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图6), 2013年能够收到通讯信号的冬季牲畜宿营地数量为173处, 仅占冬季牲畜宿营地总数量的24.44%, 通讯条件较差, 移动通信信号范围覆盖面积极小, 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情况时无法与乡镇及时取得联系。
3.4.4 燃料分析 根据邻域分析(表4), 冬季牲畜宿营地距森林和灌木林距离均在1000m以上, 大部分在2000m以上。由于距离较远, 且森林保护措施严格, 因此人畜越冬燃料无法使用薪柴; 同时, 煤炭及其它化石燃料由于价格高、运距远而无法使用, 大部分越冬燃料只能就地使用畜粪。
3.4.5 宿营地间分析 冬季牲畜宿营地与相邻宿营地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均较小, 随着畜群数量多, 放牧场面积相对变小, 同一放牧场频繁利用导致草地质量下降和过度放牧(表4)。
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放牧场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来支撑[18], 而草地生态环境监测的不足极大限制了草地管理的科学决策依据[19]。本研究发现, 昆仑山北坡冬季牲畜宿营地所在区域位于昆仑山北坡低山带, 地势险峻, 地形破碎复杂, 山高坡陡, 河流切割极深。冬季牲畜宿营地大多位于山脊或山坡的缓坡处, 距离山脊的平均水平距离仅为433m, 坡向多为南坡和西坡, 光照条件好, 视野开阔, 便于大范围放牧及预判危险, 保证人畜安全, 并方便牧民间交流[20]。
研究区草地类型以合头草荒漠和高山绢蒿+短花针茅草原化荒漠为主, 覆盖度较小, 草地质量不高, 草质差, 生产率低, 主要作为冬春场利用。由于季节放牧场不平衡, 加之集中放牧造成草地过牧, 放牧场退化较为严重[21, 22]。因此, 应该扩大农区养畜比例和舍饲比例、减少宿营地牲畜越冬数量、扩大宿营地之间间距, 或者采取更换宿营地的方法避免同一放牧场频繁使用而导致的草地质量下降, 甚至不可恢复[6]。
冬季牲畜宿营地由于地处山脊, 基本无地表径流。距离水源也较远, 水平距离大于1000m的有604处, 达到85%, 高差大于300m的宿营地达到73%, 牧民和牲畜饮水极为困难, 牲畜主要靠雪水过冬。当地年平均积雪时长在18d以上, 但总体上冬季降雪少, 不易保存, 因此缺水是冬季牲畜宿营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然而, 解决这一问题, 不宜完全采取利用积雪的方式, 山地季节性洪水丰富, 故应以蓄积地表水的方式为主, 采用涝坝、旱井、池塘和谷坊工程蓄水等方式, 在洪水流经处, 将地表水蓄为地下水, 此外, 也可利用人造河冰的方法蓄水, 在河水流经处, 当冬季河水结冰时, 把水挡住, 待春季温度上升时, 即可得到较多的水供春季利用。同时还可以结合人工的融冰化雪方法, 使河水提早解冻, 以供早春缺水时利用。
冬季牲畜宿营地人畜生活条件艰苦, 冬季漫长而寒冷, 温度极低, 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为4.04℃, 极端最低温度可达-22.7℃, 冬季取暖燃料极度匮乏, 无薪柴, 难以使用化石燃料, 只能就地使用畜粪。距离居民点平均水平距离达28439m, 道路弯多复杂, 崎岖难行, 平均坡度达11° , 路面狭窄, 险要地段牧道仅3~4m宽, 沿途多发地质灾害, 牧民转场放牧、粮食和生活用品运送极为困难。通讯条件也较差, 仅有25%的宿营地可以收到手机信号。因此, 要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地建设设施[23], 尽量增修暖棚, 提高棚圈密度, 增建暖房; 修建移动通讯信号塔, 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增加现代化通讯设备; 开辟公路交通, 改善牧道, 架设桥梁, 使冬季牧草资源能被充分均衡利用。
1)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共有708处, 总面积6756893m2, 形状呈椭圆或近椭圆形, 平均面积9543m2, 长宽在6.5~371m, 整体上由西北至东南倾斜分布。
2)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分布高度为海拔2100~3000m, 海拔2100~2600m高度带草地类型为合头草荒漠, 草层高度和覆盖度较低, 土壤为山地棕色荒漠土, 有机质厚度与含量偏低, 鲜草产量525kg· hm-2; 海拔2600~2800m高度带草地类型为绢蒿草原化荒漠, 草层高度和覆盖度一般, 土壤为山地棕色荒漠土, 有机质含量与厚度相对中等, 鲜草产量为450~825kg· hm-2; 海拔2800~3000m高度带草地类型为昆仑针茅荒漠草原, 草层高度和覆盖度较好, 土壤为棕钙土, 有机质含量与厚度相对较高, 鲜草产量750~1050kg· hm-2, 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牲畜品种主要为叶城羊。
3)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000m高度带; 坡度特征表现为平缓斜坡均有分布, 其中主要分布在缓坡; 坡向特征表现为, 明显分布在南坡和西坡。
4)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在不同海拔段的降雪天数和气温均不同, 其中2800~3000m海拔上年降雪时间较长, 至少达28d降雪, 冬春季平均气温最高为-13.1℃。随海拔升高, 降雪时间增长, 气温逐渐降低, 冬季牲畜宿营地数量随之增加。
5)研究区冬季牲畜宿营地主要分布在山脊地带, 生活与生存条件极差, 距水源、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与高差均较大, 道路曲折且远, 取水困难, 粮食和生活用品无法及时补给; 大部分无移动信号覆盖, 遇灾难天气无法及时取得救援; 宿营地之间水平距离与高程较小, 放牧场频繁使用导致草地质量逐渐下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